“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空调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比较
冯宇梅 魏文峰 杨娜 王月 苗艳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东盟、西亚、中东欧、俄罗斯等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中的重要国家和地区,一方面上述国家和地区2016年从我国进口约100亿美元的空调产品,另一方面其实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也对我国空调产业"走出去"战略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各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对我国出口空调产品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本文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不同国家空调产业技术性贸易措施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有效应对的策略与建议。
基金: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质检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研究项目);
关键词:空调; 技术性贸易措施; “一带一路”; 对比研究;
我国五大气候区办公建筑夜间空调冷负荷比较
王永生 毕月虹 陈杰 苗振 郭继萌
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 绿色建筑环境与节能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
对全国五大气候区的16个主要城市办公建筑的白天及夜间空调冷负荷进行计算,得到夜间空调冷负荷占白天空调冷负荷比例随气候区的南移逐渐增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气候区太阳能空调系统中蓄能装置容量匹配提供设计依据,同时为制冷空调系统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76012,5177600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3142003);
关键词:空调; 太阳能制冷技术; 蓄能装置; 夜间冷负荷; 气候分区;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热发电研究进展
张永峰 王子龙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摘要:
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简称ORC)是利用低沸点的有机物作为工质推动透平做功的朗肯循环,ORC技术能够有效的利用低品位热能。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普遍存在的、巨大的低品位能源。ORC技术与太阳能结合,对节能减排,降低化石能源依赖,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的关键因素对于循环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太阳能; 有机朗肯循环; 集热系统; 循环性能影响因素;
分布式送风技术在家用热泵空调上的应用
张辉 林金煌 陈姣 何振健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传统家用热泵空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制热时"头热脚冷",制冷时"冷风吹人"的舒适性问题,且存在制热能量利用率低、能耗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人体稳态及动态热舒适下的不同需求及空气射流的基本理论等,提出分布式送风技术解决方案。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分布式送风气流组织与传统上部送风及正面送风气流组织对舒适性、能耗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知:与传统送风方式相比,分布式送风气流组织具有更好的房间热舒适;制热的垂直空气温差可降低71%~81%;制热能耗降低,耗电量可降低29%~48%;制冷冷风不吹人,吹风感指数大幅降低。
关键词:分布式送风; 气流组织; 家用热泵空调; 热舒适; 能耗;
燃油型水暖加热装置在重型卡车上的应用
钟凌 陈炳 曹皇亲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原有的车辆燃油加热装置都是串联结构,制热速度慢、效率低,舒适性和节能性有待提升。本文针对柴油重型卡车采用燃油加热器、冷却水双回路结构,按照车辆运行状态进行回路切换控制,达到柴油重型卡车在冷启动、驻车采暖、行车辅助加热3种工况下的采暖性能提升和能源节约,并将研究方案在某型重型卡车上进行实车应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研究方案可行。
关键词:燃油重型卡车; 燃油加热器; 采暖;
LabVIEW与横河调节器通信方式的对比
王雷 谢文海 张宇 张成 陈熙 姚亮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针对LabVIEW与智能仪表的通信问题,以RS-485接口的横河调节器为例,提出可用的5种通信方式:VISA接口、NI Modbus库、I/O服务器、动态链接库调用和LabWindows/CVI驱动导入。从开发难易程度、使用灵活性、部署依赖性和应用成本等几方面对这几种通信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确定适用于2种不同场合的仪表通信解决方案:在中小型项目中以NI Modbus库为主,对特殊通信协议辅以VISA接口通信方式;在需要网络监控的大型测控项目中以I/O服务器通信方式为主。
基金: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青年基金“基于NI软硬件平台的测控技术研究”(2013010654);
关键词:虚拟仪器; 调节器; 通信方式;
大型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研究
牛广锋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基建管理办公室
摘要:
大型数据中心空调制冷系统一般由多台冷水机组并联运行,多台冷水机组及其附属设备通常有两种连接方式。本文结合大型数据中心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两种连接方式的可用度,并对其可维护性、可管理性、节能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大型数据中心; 制冷系统; 自然冷却;
HFO-1336mzz(Z)和HCFC-123在热泵系统中的循环性能比较
方一波 王世宽 郭智恺 王勤 韩晓红 陈光明
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浙江省制冷低温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HFOs制冷剂HFO-1336mzz(Z)的ODP=0,GWP=2,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替代工质。本文从理论和试验2个方面分析HFO-1336mzz(Z)和HCFC-123在不同热泵工况下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理论循环性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在不同的蒸发温度条件下,HFO-1336mzz(Z)和HCFC-123热泵的运行压比、功耗、制热量及排气温度均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而升高;HFO-1336mzz(Z)热泵的运行压比大于HCFC-123热泵的,而压缩机功耗、系统制热量小于HCFC-123热泵;在理论分析中,两者的热泵性能系数很接近,但实际测试时,HFO-1336mzz(Z)热泵的性能系数比HCFC-123低约3.9%~8.9%;HFO-1336mzz(Z)应用于热泵系统具有比HCFC-123更好的综合性能。
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资助(2016F50053);
关键词:热泵; 制冷剂; HFO-1336mzz(Z); HCFC-123; 性能;
R507A/R134a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性能分析
张宏胜 李永存 胡铖江 赵庆 段勇 王伟红
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中节能城市节能有限公司
摘要:
基于REFPROP软件分析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中间冷凝温度对R507A/R134a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COP的影响,得出系统运行时的最佳中间冷凝温度以及低温级和高温级制冷剂的最佳质量流量比。在中间冷凝温差为5℃,蒸发温度为-30℃,冷凝温度为80℃时,最佳中间冷凝温度为27.5℃,系统的COP为2.447,低温级和高温级制冷剂的最佳质量流量比为0.645 8。
基金:湖南省研究生创新项目(CX2016B610);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3JJ60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4098);
关键词:复叠式空气源热泵; R507A/R134a; 最佳中间冷凝温度; COP; 最佳质量流量比;
滚动转子式压缩机下外罩疲劳分析及优化设计
樊张增 孙民 温筠
西安庆安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对某型压缩机下外罩进行脉冲试验,发现其未达到使用寿命即出现裂纹,对其失效机制进行分析,认为是应力集中导致的高周疲劳断裂。为了能够准确预测下外罩的疲劳寿命和防止问题再现,利用Solidworks Simulation软件进行下外罩静力学分析,并基于名义应力法和Miner线性累计损伤理论,对下外罩进行疲劳分析,得到下外罩的疲劳寿命,其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对下外罩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后安全系数为1.025,疲劳寿命次数达到10万次以上,并进行相应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结构符合设计要求。
关键词:压缩机下外罩; 失效分析; Solidworks Simulation; 疲劳分析; 优化设计;
空调系统零部件可靠性试验设计
陈俊杰 周雷丛 倪鹏 秋雨豪
英格索兰亚太工程技术中心
摘要:
空调系统中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试验包括冷热冲击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本文以温度传感器和风机驱动电路板为例,介绍如何根据零部件的具体使用情况,设计其可靠性试验,进而对其失效形式及实际使用寿命进行有效评估。
关键词:空调; 冷热冲击试验; 加速寿命试验; 可靠性评估;
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高精度测试评价系统设计
樊海彬 钱雪峰 蒋德伦 贾甲 黄维冬 何亚峰 张良霄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在介绍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着重阐述燃气、热水、蒸汽3种类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测试评价系统,详细分析该系统的原理、测试方法、控制及数据采集计算,对3种类型机组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测试评价系统具有较高精度。
关键词: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测试评价系统; 高精度;
房间空调器用压缩机容积流量试验装置设计与验证
贾甲 陈熙 钱雪峰 张良霄 王显峰 黄维冬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介绍一种以氮气代替制冷剂的在线压缩机容积流量试验装置,阐述该试验装置的设计方案、系统结构以及试验流程,结合试验数据论证该装置的设计可靠性,并对以氮气作为样机工质的特殊性进行说明。
基金:质检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201410047);
关键词:房间空调器; 压缩机; 制冷剂; 氮气; 试验装置;
CO2热泵热水系统毛细管组合节流试验研究
杜培俭 罗会龙 林辩启 李永亮 杨晓川
昆明东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
毛细管节流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部件,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质流量及压降调节范围较窄。为适应热泵系统全年运行对工质流量及压降调节的要求,笔者设计并构建了一种三毛细管组合节流的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热水系统。在恒温环境试验室测试分析了各种典型工况下跨临界循环CO2热泵热水系统的节流特性及热力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根据环境温度合理选择节流模式与制热温度,三毛细管组合节流CO2热泵热水系统可全年稳定运行,并具有较优良的热力性能。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A13B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66005);
关键词:CO2热泵; 毛细管; 组合节流; 试验研究;
地下廊道冬季新风预热增湿实效研究
刘欣 向瑞骐 王豪
重庆大学绿色建筑与人居环境营造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重庆大学国家级低碳绿色建筑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要:
地道风作为一项应用已久的建筑节能技术,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应用。由于室外气候与土壤温度对地道风系统运行效果影响甚大,其节能实效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随着城市建筑地下空间的进一步利用,地下通风廊道系统也得以开发和应用。为研究地下通风廊道在夏热冬冷地区冬季空调工况下的新风预热增湿实效,本文以重庆市某办公建筑地下廊道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1月19日至24日进行了全天通风实测,并从系统壁面温度恢复、升温能力、增湿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空调工况下,地下廊道系统在空气处理过程中送风状态稳定,平均送风温升达3.18℃,总体呈明显的升温增湿效果。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8086);
关键词:地域差异性; 夏热冬冷地区; 地下通风廊道; 预热;
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末端冷却方案仿真分析
傅烈虎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
分别对基于行间空调冷却方案和置顶空调冷却方案的40 ft集装箱式数据中心进行物理建模与仿真研究。与置顶空调冷却方案相比,行间空调冷却方案的可靠性高、冷量利用率高、温度场更加均匀、可冷却的单机柜功率密度高达14 kW,而置顶空调冷却方案可冷却的单机柜功率密度只有8 kW。从集装箱式数据中心的热工环境来看,行间空调冷却方案和置顶空调冷却方案的机柜进风温度均在ASHRAE推荐的温度范围内,气流组织均存在旁流现象(置顶空调冷却方案相对较小),置顶空调冷却方案的冷量有少许浪费。
关键词:集装箱; 数据中心; 冷却方案; 仿真; 热工环境;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多联式空调机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诊断
黄荣庚 陈焕新 李冠男 李绍斌 胡文举
华中科技大学 珠海格力电器有限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摘要:
针对多联式空调机组的结构复杂性以及传感器系统的非线性等特点,将小波神经网络用于对多联式空调机组传感器的故障检测与诊断。从实际生产环境中收集多联式空调机组运行数据,构建合适的小波神经网络,并针对常见的4种主要软故障进行诊断与预测,以验证其故障诊断能力,同时比较小波神经网络对于不同故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波神经网络对于多联式空调机组传感器故障检测和诊断具有良好的精度,对于偏差、漂移和失效的检测效果尤为明显。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6074,51328602);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资助课题(NR2013K02);
关键词:多联式空调机组; 小波神经网络; 小波变换; 传感器故障; 故障检测与诊断;
变频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性能实时优化
陈文勇 芦晓明 熊铁红
英格索兰亚太工程技术中心
摘要:
提出一种变频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部分负荷效率实时优化控制的方法,用于优化压缩机频率和滑阀位置的配合、风机转速及多压缩机的冷量分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无压缩机频率和滑阀位置优化的算法,部分负荷效率提高约3%;相比无风机优化算法,部分负荷效率提高约7%;多压缩机冷量分配时,算法对效率影响较小。该方法的适用性强,可用于不同机组的配置。
关键词:螺杆式压缩机; 风冷式冷水机组; 部分负荷; 性能优化; 实时;
空气源热泵热水机中电子膨胀阀控制方式探讨
陈文俊
广东万博电气有限公司
摘要:
循环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运行工况范围宽,并且随着水温变化,系统冷凝侧的运行参数不断变化,为满足机组在工况范围内可靠高效运行,通常采用电子膨胀阀作为系统的节流部件调节热水机的制冷剂流量。针对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运行特点,本文介绍3种热水机电子膨胀阀的控制方式,结合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质对3种调节方式进行分析比较,指出3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供研究人员在选择热水机电子膨胀阀控制方式时参考。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热水机; 电子膨胀阀; 膨胀阀开度; 过热度; 控制方式;
变频风机优化控制方法
商萍君 罗昔联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针对采用变频风机和变频压缩机的风冷螺杆式冷水机组,提出一种优化制冷系统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的控制方法。此控制方法将风机转速与变频压缩机的转速、压缩机的供油压差、制冷系统的吸/排气压差以及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进行关联,建立一套变频风机的效率优化和可靠性优化的控制模型,并在机组的全工况IPLV和NPLV性能测试中得到验证,具有很好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变频风机; 控制方法; 测试验证; 优化;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变压差优化控制方法
黄庆 孙攀 谢晴 谢军龙
华中科技大学
摘要:
建立基于末端压差控制的一次泵变流量水系统仿真模型,旁通回路采用最小流量控制法,冷冻水泵采用变转速与变台数混合控制调节流量。研究末端压差控制系统的运行特性,并提出变压差设定值优化控制策略,通过调整末端压差使得仅最大阀位支路二通阀全开,且能够保证用户流量需求。在用户侧30%~100%负荷率下,与定压差控制进行冷冻水泵功耗对比,结果表明:在60%负荷率时,节能率达到28.1%。
关键词:末端压差控制; 压差设定值; 功耗;
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新风循环再利用变新风量控制策略
曾伟
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
分析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常用新风控制策略的特点,为满足该空调系统新风按需控制的要求及降低新风能耗,提出新风循环再利用变新风量控制策略,并介绍该控制策略在实际项目中的实施方法。最后通过实际项目(750 m2的办公楼)对采用新风循环再利用变新风量控制策略的空调系统能耗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风循环再利用变新风量控制策略比采用最不利新风比控制策略每天可节约新风电耗24 kW·h。
关键词:多区域变风量空调系统; 控制策略; 新风循环再利用;
制冷空调产品测试装置自动化运行设计与尝试
石毅登 刘效德 张维加
英格索兰亚太工程技术中心
摘要:
为实现制冷空调产品测试装置24 h自动运行,达到缩短测试周期的目的,通过增加PLC模块对现有测试装置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并在自动化软件设计中设置符合制冷空调产品的测试工况调节逻辑和测试工况分析模型。以某一典型产品的测试周期为例,升级改造后测试周期可缩短约50%。该自动化软件还具有测试数据记忆模块,为后续智能化改造升级提供基础数据。
关键词:制冷; 空调; 测试装置; 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