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柜标准JB/T 7244的修订解析
姚亮 石竹青 汪扬帆 岳峥 丁勇 赵晨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介绍冷柜标准JB/T 7244的修订背景,解读容积、总展示面积、储藏温度、耗电量和噪声等关键参数的新的试验方法,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冷柜; 标准修订; 试验方法;
行业标准JB/T 10648—2017的解析
陆婷婷 王静 刘宇轩 戎晔 罗田彦 刘骏亚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通过与JB/T 10648—2006《空调与冷冻设备用制冷剂截止阀》的比较,从标准名称、适用范围、型号规格及参数等方面解析JB/T 10648—2017《空调用铜制制冷剂截止阀》。
关键词:空调; 冷冻; 制冷剂; 截止阀; 铜制;
双向MEMS膨胀阀及其在电动大巴热泵系统中的应用
方建峰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为克服步进电机式的电子膨胀阀在汽车空调上易失步问题,以及热力膨胀阀热惰性不适应变频压缩机的缺点,同时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热泵空调的要求,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热驱动的双向MEMS膨胀阀,MEMS膨胀阀非步进电机式的驱动方式确保其不会受到汽车振动的影响,同时其线性快速响应速度能够解决热力膨胀阀热惰性的缺点。采用空调的测试标准,利用一台电动大巴热泵系统进行热力膨胀阀和MEMS膨胀阀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采用MEMS膨胀阀的电动大巴热泵系统能效提升14.7%,同时完成装车试验中行驶200 km无故障的要求。
关键词:MEMS膨胀阀; 新能源; 热泵; 大巴空调;
石墨/导热硅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廖立元 陈健勇 陈颖 罗向龙
广东工业大学
摘要:
通过向导热硅脂添加普通石墨粉或纳米石墨粉,并采用氯仿溶液为溶剂,对混合浆液进行搅拌与超声处理,然后在干燥箱蒸发去溶剂,制备均匀混合的复合材料。对2类复合材料样品的导热系数与黏度进行测试与分析比较,进而对最优组的分油度、挥发率、锥入度及介电强度等性能与原样的试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普通石墨粉和纳米石墨粉,均能够增大导热硅脂的导热系数,使黏度急剧增大;添加9%质量分数的普通石墨粉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20 W/(m·K),比原样的增大91.3%,黏度为484.9 Pa·s,是原样的4.4倍,但其他性能比原样有所下降。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微通道分液冷凝热泵热水器的产业化应用”(2016B020243010);
关键词:导热硅脂; 石墨; 导热系数; 黏度; 性能;
机房空调全年能效比(AEER)评价指标探讨
刘宇轩 陆婷婷 戎晔 王鲁平 李同彪 李亚运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针对机房空调的能效比(EER)和全年能效比(AEER)进行说明,分析AEER评价指标的优势,并且介绍机房空调安装地点对机房空调AEER的影响。同时,针对机房空调四季制冷量的差异及数据处理机房四季热负荷的差异提出对AEER的修正,旨在为机房空调用户选型提供指导。
关键词:机房空调; 全年能效比; 热负荷; 环境温度;
地埋管换热器占地面积及钻井费用方案设计
杨慧斌 罗苏瑜
国家节能环保制冷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要:
常规设计的地埋管换热器会出现埋管占地面积大、钻井费用过高的问题。本文以地埋管常规设计工况为基础,建立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模型,优化换热器的布置形式。结果表明:相比常规布置形式,优化模型可得到较小的埋管间距和埋深,其中:制冷工况下,土壤温度变化量为3~10 K时,对应的最小埋管间距范围为0.7~3.5 m,对应的最小埋深范围为20~110 m;制热工况下,土壤温度变化量为3~10 K时,对应的最小埋管间距范围为0.4~2.0 m,对应的最小埋深范围为5~35 m。通过随机组合埋深及埋管间距进一步优化研究发现:埋深大于25 m时,占地面积小于常规占地面积;埋管间距大于1 m时,钻井总费用的比值都小于1。
关键词:埋管换热器; 埋深; 埋管间距; 优化;
基于ANSYS的空调室外机顶盖结构强度对比分析及研究
熊协梅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本文通过利用ANSYS分析软件,对现有常见两种空调室外机顶盖结构进行整体静力学与动力学分析,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影响室外机顶盖结构设计主要因素,对空调器室外机顶盖结构设计中如何提高结构强度减小变形具有重要方向性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外机; 顶盖; 加强筋; 高度; 强度;
集流管结构对微通道蒸发器流量分配均匀性影响
池帮杰 代苏苏 鲁进利 韩亚芳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
微通道蒸发器内制冷剂流量分配均匀性对换热器性能有着较大影响。本文在理想工况运行情况前提下,以水为流动工质,数值模拟了微通道蒸发器内流量分配特性,探讨了4种集流管形式(A型、B型、C型、D型)、不同入口速度(0.08 m/s~0.42 m/s)对换热器各扁管流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流管入口流速对换热器内各扁管流量分配具有较大影响,当速度从0.08 m/s增大到0.42 m/s时,换热器内流量分布从两侧高,中间低的分布转变为入口侧低,出口侧高的分布特性,且流量分配不均匀度随流速增加而显著增大;通过改变集流管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流量分配特性。各扁管进口静压力分布与各扁管内流量分配具有相关性,可通过改进集流管结构保证静压力分布一致,使各扁管流量分配均匀,从而获得较好的换热性能。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600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508085QE95);
关键词:微通道蒸发器; 静压分布; 流量分配特性; 集流管;
基于LPC 2134微处理器的可燃制冷剂模拟泄漏测试系统设计
林志雄 王凯音 范建波 刘智亮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针对国家标准对空调产品的安全检测要求,提出一种基于LPC 2134微处理器的可燃制冷剂模拟泄漏测试系统设计,阐述测量系统的控制原理,详细介绍测量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重点对电子膨胀阀电路、通信电路进行分析,并给出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具有参数设定、数据采集、数据显示等功能,主要实现空调可燃制冷剂模拟泄漏测试。最后制作检测工装并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安全性强、测量精度高、工作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关键词:LPC 1234; 可燃制冷剂; 模拟泄漏; 测试系统;
壁挂式空调器运动系统的振动噪声控制
赵志伟 王现林 刘汉 眭敏
华中科技大学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以往针对壁挂式空调器的噪声研究多针对其内部流场,但目前壁挂式空调器三维运动系统的振动噪声不容忽视。为此,结合相关控制设计的经验与方法,介绍振动噪声产生机制和评审方案,运用CAE技术进行振源机构力学强度仿真,计算错位及磨损可靠度;根据驱动盒模态仿真发现第5阶固频振型图振动强烈,对集中区域进行形貌优化,并实施传递路径隔振降噪设计。
关键词:壁挂式空调器; 声学; 三维运动系统; CAE技术; 模态分析; 隔振;
某型号板式换热器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黄飞 叶林涛 尹庆宇
上海理工大学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摘要:
搭建板式换热器性能测试平台,利用等流速法对某型号板式换热器进行测试,获得该型号板式换热器的流量、温度以及的压力等参数。采用Origin 9.1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测试结果拟合分析,最终得到该型号板式换热器的换热准则关联式和欧拉准则方程,为板式换热器的性能研究提供参考。
基金: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GK201401);
关键词:板式换热器; 测试平台; Origin; 准则方程;
换热器热工测试系统冷侧介质冷却方案的选择
张中清 崔云龙 闫永超 彭小敏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结合换热器热工测试平台工况复杂多变特点,介绍几种常用的实现系统温度控制的冷却工艺。从工程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冷却塔、冷水机组、蓄冰槽设备的工作原理、适用环境、设备价格等关键因素,讨论各方案的优劣,为换热器热工测试系统冷侧介质冷却方案的选择给出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热工测试平台; 温度; 冷却塔; 冷水机组; 冰蓄冷;
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低温制热试验研究和性能评估
夏添
英格索兰亚太工程技术中心
摘要:
利用一台执行ANSI/AHRI Standard 340/360-2015的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按照ANSI/ASHRAE Standard 37-2009规定的低温制热工况试验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在低温制热工况下的测试流程、判定条件、计算方法以及与执行ANSI/AHRI Standard 210/240-2008规定的低温制热工况下的测试区别,指出执行ANSI/AHRI Standard 340/360-2015的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在低温制热工况下,特别是带有除霜循环的情况下,须按照ANSI/ASHRAE 37-2009中"S-type"和"T-type"测试方法进行机组制热性能的判定和计算。
关键词:商用空气源热泵机组; 低温制热; “S-type”测试方法; “T-type”测试方法;
某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节能环保分析
刘羊九 王云山 姜衍礼 韩吉田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威海中天羲和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摘要:
以某工程污水源热泵系统为例,介绍其系统构成和相关运行参数。通过定量比较城市污水源热泵与其他冷热源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一次能源用能系数和一次能源节能系数,以及对系统节能、环保效益的评价,体现其良好的节能、环保特性。
关键词:城市污水源热泵; 污水换热器; 一次能源利用率; 一次能源用能系数; 一次能源节能系数;
凸环翅片及其在热泵型空调器中的应用
刘忠民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提出一种应用于热泵型空调器的凸环翅片结构。通过CFD模拟,分析波纹翅片、开缝翅片和凸环翅片的传热性能,对翅片进行优化设计。换热器能力测试显示,凸环翅片管式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在冷凝工况和蒸发工况下,分别比波纹翅片管式换热器提升3%~5%和2.5%,比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降低0.8%和0.5%。空调整机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凸环翅片管式换热器可实现用单排换热器替代1.5排或2排换热器,降低换热器成本的效果。
关键词:热泵; 空调器; 翅片管式换热器; 凸环翅片; 压降; 高效;
三介质换热器及其在热泵(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卢大为 邵双全
河北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承德分院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摘要:
针对现有复合能源系统阀门切换、制冷剂优化分布等问题,本文介绍翅片管式三介质换热器及其在复合能源热泵及回路热管/蒸气压缩一体式机房空调系统中的应用。基于三介质换热器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采暖季平均能效可达3.74(北京地区,9℃取热),较空气源热泵+辅助电热空调系统可节能30%以上。而基于三介质换热器的回路热管/蒸气压缩一体式机房空调系统在室内外温差20℃时能效比达到20.0,全年能效比达到11.4,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节能效果。翅片管式三介质换热器及复合能源热泵(空调)系统为各类建筑的温度控制提供了有效的节能方式和技术。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B06016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6199);
关键词:三介质换热器; 热泵; 机房空调; 复合能源; 自然冷却;
涟漪纹管换热性能试验研究
赵爱国 张爱凤 郭瑞恒 沈坤荣 李蔚
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青岛科技大学浙江大学
摘要:
为了研究涟漪纹管换热性能搭建测试台。采用外径为12.7 mm,内径为11.5 mm的涟漪纹管,以及外径为12 mm的光管,统一采用外径为17 mm的套管进行试验研究。制冷剂进、出口干度分别为0.8和0.2,制冷剂质量流速为90~260 kg/(m~2·s),冷凝饱和温度为318 K。测试结果表明,单相热平衡损失在±3%以内,光管冷凝换热系数的3个关联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范围都在±20%以内。随着制冷剂质量流速的增大,涟漪纹管的冷凝换热系数和压降增大,涟漪纹管相对于光管的换热强化倍率为1.05~1.24,涟漪纹管多凹坑表面使得其强化冷凝换热效果明显。
关键词:强化管; 换热性能; 关联式; 冷凝;
防腐方式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管外性能的影响
卞荷洁 赵华 陈文勇 王俊
英格索兰亚太工程技术中心
摘要:
对比3种防腐类型翅片管式换热器和普通翅片管式换热器在风洞测试的试验数据,探讨防腐方式对管外换热特性及压降的影响。当迎面风速在1~4 m/s范围内时,预喷涂型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空气侧热阻比普通翅片管式换热器增加不超过15%,空气侧压降差异可忽略;因为铜翅片具有良好的导热性,铜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空气侧热阻比普通翅片管式换热器约低4%,空气侧压降差异较小;整体电泳型翅片管式换热器的空气侧热阻比普通翅片管式换热器小,且二者热阻差值随风速增大而减小,压降则反之。结合盐雾试验和实际工程应用中得到的经验,认为整体电泳型翅片管式换热器是这几种防腐方式中的最佳方案。
关键词:翅片管式换热器; 传热系数; 空气侧压降; 防腐涂层; 电泳;
翅片管式换热器换热与压降特性的试验研究
秋雨豪 赵华
英格索兰亚太工程技术中心
摘要:
通过工程应用实例,选取市场上最常用的一类翅片管式换热器,针对不同的管排数和翅片间距,对其换热以及压降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针对换热性能的差异对空调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研究结果对于空调系统的研发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翅片管式换热器; 换热性能; 压降;
翅片管式冷凝器性能分析及多目标优化
郭梦茹 蔡姗姗 陈焕新 应必业 唐小波 白韦 古汤汤
华中科技大学 宁波奥克斯空调有限公司
摘要:
针对翅片管式冷凝器构建稳态分布参数模型,利用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换热量误差在±3%以内。利用该模型对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冷凝器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管径、翅片间距、管间距等对管翅式冷凝器性能以及成本的影响。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优化结构参数,其中综合性能优化的方案中换热量增加0.08%,成本降低0.43%,制冷剂侧压降降低3.71%,空气侧压降降低13.66%。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6048);
关键词:冷凝器; 性能; 多目标遗传算法;
相似换热器的设计与经验公式修正
王慧中 常银玲 张天坤
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从表面式换热器经验公式的适用范围考虑,提出相似换热器的结构设计方法。同时,分别对水侧阻力和空气侧阻力的经验公式进行研究,通过对水侧阻力公式引入流程当量长度,对空气侧阻力公式引入密度变量进行试验分析,从而得出优化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相似换热器; 结构设计; 经验公式; 水侧阻力; 空气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