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重点项目研究
Solutions to heating and cooling of buildings in the Yangtze River region
执笔人: 姚润明 喻 伟 王 晗 刘 猛
重庆大学
摘要:
“长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调解决方案和相应系统”重点项目研究目标是围绕长江流域独特的气候特征和生产生活习惯特点,结合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和节能减排目标,提出提高建筑室内热环境的技术方案和系统,以改善民生需求。该项目要解决的3个关键技术问题为:结合不同运行模式与生产生活习惯的室内热环境营造定量需求,建立延长非供暖空调时间的热环境营造技术体系;新型、高效冷热源设备与系统性能提升技术研发;供暖空调末端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发。该项目以定量需求研究为基础,通过研究建筑本体、能源设备及末端系统的被动式和主动式有机集成路径及技术,研发关键技术与关键产品,达到实现该地区典型建筑供暖空调能耗限额的目标,通过示范工程的建设和测试评估集成式技术系统的性能。
关键词:供暖,空调,室内热环境,居住建筑,被动技术,长江流域,高效供暖空调设备
地板供暖用空气源热泵产品标准关键问题研究
Research on key problems of standard of air-source heat pumps for floor heating
杨子旭[1] 张国辉[1] 石文星[1] 钟 瑜[2]
[1]清华大学 [2]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
摘要:
以空气源热泵为热源设备、辐射地板为末端的供暖系统广泛应用于我国大部分气候区的农村与城镇住宅、办公等建筑中,而用于该类供暖系统的空气源热泵机组尚无统一的产品标准。针对不同气候区的供暖需求,通过分析,给出了典型地区典型建筑的负荷模型、不同负荷率下空气源热泵使用侧的供水温度和制热运行时的室外工况条件;根据空气源热泵实测数据,建立了性能模型,分析所提出的该类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名义工况、季节性能评价工况,以及名义工况性能系数COPh与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H)限定值,可为产品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地板供暖,工况,性能系数COP,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
嵌管式窗户全年动态性能预测方法
Predicting method for annual dynamic performance of pipe-embedded windows
闫 帅 沈 翀 李先庭 吕伟华
清华大学
摘要:
透光围护结构性能对建筑冷热负荷有较大影响。与其他节能措施相比,嵌管式窗户能有效降低冬夏季的室内负荷,并提高热舒适。传统数值分析方法难以对嵌管式窗户的全年动态特性进行快速计算,为此,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和传热特性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以北京为例,采用该方法分析了应用嵌管式窗户耦合地埋管换热器方案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方便,且具有较好的精度;对玻璃结构优化发现,采用内置双层中空玻璃的嵌管式窗户冬夏季节能效果均较为显著,全年节能率达20.3%,其中,夏季在东向和西向的效果更好,与通风式双层皮幕墙相比,累计得热量可分别降低29%和32%,而北向效果不明显;嵌管式窗户能降低室内负荷波动状况,减小空调系统装机容量。
关键词:空调能耗,自然能源,建筑节能,围护结构,嵌管式窗户,动态性能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中循环水泵能耗测试研究
Energy consumption test of circulating pumps in household air-source heat pump heating systems
杨 强[1] 徐昭炜[1] 潘雷刚[2] 苏 帆[3] 李效禹[1] 王智超[1]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沈阳建筑大学 [3]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针对循环水泵的运行能耗及节能潜力,选取北京农村地区15户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案例进行了为期60 d的性能测试。通过典型日(室外日平均温度分别为-6,0,6 ℃)的测试分析发现:水泵耗电占比为0.05~0.35,水泵实际耗电输热比(EHR)在0.030~0.145之间,远超过其设计值及其限值,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定频热泵系统中,循环水泵采用与机组联动的控制策略,变频热泵系统中,循环水泵根据供回水温差采用变转速控制策略,均能显著降低水泵耗电占比及耗电输热比,起到运行节能的作用。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循环水泵,耗电占比,耗电输热比,供暖系统
成都地区居住建筑不同供暖末端能耗与满意率调研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atisfaction rate of different heating terminals in Chengdu area
孙弘历 林波荣 王 者 林智荣
清华大学
摘要:
夏热冬冷地区居民供暖末端形式主要有燃气壁挂炉+地板供暖系统、燃气壁挂炉+散热器系统和热泵系统等。对位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成都地区10户住宅(4户燃气壁挂炉+地板供暖系统,2户燃气壁挂炉+散热器系统和4户热泵系统)的冬季室内热环境进行了现场测试、主观问卷调研及供暖能耗分析研究。实测结果表明:成都地区冬季住宅室内温度在5~22 ℃范围内;不同供暖末端对应的冬季室内温度有高有低,但住户都有较高的热环境满意率(不满意率在5%以下);能耗水平存在较大差别。其中,燃气壁挂炉+散热器用户每月标准煤耗量达5.87 kg/m2,等效能耗水平是热泵用户的8倍以上。不同家庭即使同样采用燃气壁挂炉+地板供暖系统,能耗也会有较大差别。本次研究未发现能耗水平与满意率存在显著相关性。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供暖末端,满意率,供暖能耗,居住建筑
组合管径圆弧肋片换热器在空调器上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circular 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 with combined pipe diameter to air conditioner
张 鹏 樊明敬 王 飞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摘要:
采用Fluent软件对4根小管的新型肋片换热器空气侧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并与开缝三折肋片换热器进行了比较。不同工况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前者换热量提高了0~1.75%,压降增大了2.42%~4.86%;实验结果表明,二者COP几乎相等,但前者铜管节省5.8%。
关键词:空调器,肋片换热器,换热性能,组合管径,数值模拟
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系统不同末端形式分析
Analysis on different terminal forms of household air-source heat pump heating systems
潘雷刚[1] 徐昭炜[2] 杨 强[2] 王智超[2] 苏 帆[1]
[1]沈阳建筑大学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3]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
选取北京农村地区2016年改造为户式空气源热泵供暖的9户典型案例进行了为期60 d的性能测试。9户典型案例中,末端形式有旧散热器、新散热器、地板辐射盘管。测试期间各案例的室内日平均温度为16.0~22.1 ℃,系统平均COP为2.05~2.79。利用测试数据,对比了采用不同末端形式的典型案例的经济性。结果发现,末端形式为旧散热器、新散热器、地板辐射盘管用户的费用年值分别为24.17,21.11,17.00元/m2。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低环境温度,末端形式,供暖,经济性
地铁站轨行区排热风系统空调季运行实测与节能研究
Field-test study on tunnel heat exhaust system in underground railway stations for energy efficient operation
杨 乐[1] 裴 斐[2] 潘 嵩[2] 闫雅斌[3] 韩一叶[2] 夏建军[1] 刘晓华[1]
[1]清华大学 [2]北京工业大学 [3]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在采用屏蔽门制式的地铁站中,不同地铁公司因对轨行区排热风机的运行采用不同模式,导致能耗差异较大。以广州某典型车站为例,在空调季通过持续监测的实际数据,了解排热风系统各环节温度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规律,并通过与室外温度对比来分析实际排热效果,提出了排热风系统节能运行和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排热风机,现场测试,空气温度,排热效果,节能途径,地铁站
哈尔滨万达娱雪乐园制冷造雪工艺设计
Refrigeration and snowmaking design for Harbin Wanda Ski Park
蒋 毅
万达文化旅游规划研究院
摘要:
制冷造雪工艺是室内滑雪场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项目成败。目前国内尚无相关规范和技术措施可参照。以哈尔滨万达娱雪乐园为例,简要阐述了室内滑雪场制冷造雪工艺的系统原理,详细介绍了制冷造雪系统设计,并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后续工程的技术建议。
关键词:室内滑雪场,制冷,人工造雪,节能,热回收
某医疗建筑中功能性区域空调系统设计探索与实践
Investigation and practice on HVAC system design for functional areas in healthcare buildings
鹿 巍[1] 裴智超[2] 柯尊友[2]
[1]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 [2]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以河南某骨科医院为例,介绍了医疗建筑中功能性区域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分析了医疗建筑中不同功能区域如门诊大厅、ICU室、手术室、医疗检查设备用房等区域空调系统的不同需求,明确了功能性区域的空调、通风、洁净等指标要求,并结合有效的节能技术措施,确定了各区域的空调系统形式。使空调系统设计既满足了医疗建筑功能分区的需求,又实现了空调系统的节能。
关键词:医疗建筑,空调系统,通风系统,洁净区域,节能措施
独联体国家电力工程暖通专业设计要点
HVAC design experience in power engineering projects in CIS
李文胜
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随着“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国在独联体地区承包的电力工程越来越多,这类工程均要求采用独联体标准进行设计。介绍了2个电力工程项目的技术特点、供暖及通风系统设计特点,为今后建设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暖通空调,独联体,电力工程,防爆类型,热站,防冻智能型新风机组,室外设计参数
北京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通风排烟方案技术经济分析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ventilation and smoke exhaust plan for underground passageway in Beijing Olympic Culture Business Park
郑晓娜 李桂芬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
针对北京奥体文化商务园区地下交通联系通道工程,从技术角度分析了多点地面直排式全横向通风方式、分段纵向通风方式、传统全横向通风方式3种通风排烟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从经济角度分析了各个方案的初投资及年运行费用。结果显示,多点地面直排式全横向通风方式可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较低,可在城市隧道通风排烟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城市隧道,通风方式,排烟方式,初投资,运行费用,环境影响
定压差点的分布式变频改造技术应用
Application of distributed variable frequency technology based on fixed pressure control point
顾吉浩[1] 张 明[2] 齐承英[1] 杨 宾[1] 孙春华[1] 夏国强[1]
[1]河北工业大学 [2]国家电投集团河南电力公司
摘要:
在建立智慧热网平台的基础上,采用分布式变频技术对某供热系统进行了改造。选择节点22为定压差点,恒定其压头为15 m,解决了原有供热管网承压偏高和水力不平衡问题。2015—2016年供暖季的运行结果表明,各换热站的实际流量、耗热量与设计值均比较吻合,达到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分布式变频技术,定压差点,智慧热网,水力平衡,改造
户间传热的实验研究与DeST模拟
Experimental research and DeST simulation of heat transfer between neighborhoods
赵 威[1] 孙 刚[2]
[1]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哈尔滨工程大学
摘要:
户间传热具有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传热量难以精确计量,给计量供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DeST用于模拟计算户间传热量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可将其作为定量分析户间传热问题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计量供热,户间传热,传热量,DeST,实验验证
夜间辐射制冷在地源热泵中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night radiant cooling to ground-source heat pumps
满 意[1] 史盛钰[1] 王泽江[1] 王 亮[1] 杨洪兴[2]
[1]山东建筑大学 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香港理工大学
摘要:
针对地源热泵技术用于冷负荷占优型建筑物时地下热积累导致的性能下降问题,提出了应用夜间辐射散热器作为辅助散热器的新型地源热泵复合系统。设计了夜间辐射散热器,构建了夜间辐射散热器及新型复合系统的解析解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系统运行模拟程序。以香港某小型住宅为例,设计了新型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并对其运行性能及能耗进行了模拟计算。依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夜间辐射制冷在地源热泵技术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夜间辐射制冷,地源热泵复合系统,冷负荷占优型建筑,辅助散热器,地埋管换热器
基于多热源辅助的新型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研究
Novel defrosting method for air-source heat pump with multi-assisted heat sources
郭浩增 陈海峰
陕西科技大学
摘要:
由于现阶段常见的除霜方法存在除霜热源单一、部分方法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多热源辅助(MHSA)除霜法。该方法基于热气旁通法和蓄热除霜法的原理,利用系统在谷电期的制热和太阳能等多种热源进行蓄热,并利用储存的热量加热压缩机吸气,以达到多热源辅助除霜的效果。建立了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蓄热装置的数学模型,对MHSA除霜法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与传统的热气旁通除霜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MHSA除霜法除霜速度提高,同时盘管壁温回升速度也提高。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多热源辅助除霜,热气旁通法,霜层质量,盘管壁温
夏热冬冷地区夏季风扇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Impact of fans on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in summer
王秋明 郑武幸 杨 柳 李 恩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方法对武汉、南京与庐江3个城市的居住建筑室内热环境进行了调研,获得了非供暖空调环境下364套环境参数和人体热反应数据。以中性温度和80%的居民可接受温度范围的形式,量化了使用风扇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该地区夏季未使用风扇状态下热中性温度为26.6 ℃,80%的居民可接受温度上限值为29.5 ℃;使用风扇状态下热中性温度为27.3 ℃,80%的居民可接受温度上限值为30.7 ℃。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风扇,热舒适,室内热环境,热中性温度
夏热冬冷地区百叶外遮阳对建筑能耗及眩光的影响
Effect of exterior louvers on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glare in hot summer and cold winter zone
管玲俐 李苏泷
南京理工大学
摘要:
以南京某办公建筑为例,采用EnergyPlus软件对南向和西向不同百叶开启度对各季节建筑能耗及眩光的影响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南向外窗春、夏、秋、冬各季节百叶最优开启度分别为70°~130°,60°,60°,80°;西向外窗各季节百叶最优开启度分别为60°,40°,60°和120°;与无遮阳相比,外窗百叶在不同季节采用最优开启度时,全年总能耗的减少率南向和西向分别为13%和23%,全年眩光时间的减少率南向和西向分别为96%和94%。
关键词:百叶,外遮阳,能耗,眩光,夏热冬冷地区,最优开启度
天津地区办公建筑人体热舒适研究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office buildings in Tianjin
邢金城[1] 李泽青[1] 凌继红[1] 王健博[2]
[1]天津大学 [2]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以天津市某办公建筑为研究对象,依靠该建筑空调系统的自主可调性,人为改变影响热舒适的相关参数,采用了现场调查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年各季节办公建筑室内环境参数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展开了研究,分析了环境因素和非环境因素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结果显示:天津地区办公建筑的夏季中性温度为24.8 ℃,舒适区范围为20.2~29.4 ℃;冬季中性温度为21.3 ℃,舒适区范围为15.8~27.0 ℃。并与中国其他地区的热舒适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办公建筑,热舒适,热感觉,热适应性,中性温度,舒适区,现场调查
空气源热泵溶液除霜及冷冻再生系统
Solution defrosting and frozen regeneration system for air-source heat pumps
孙家正 余延顺
南京理工大学
摘要:
针对现有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溶液进行除霜的空气源热泵除霜方法,并运用冷冻方法对除霜后的稀溶液进行再生。说明了溶液除霜及冷冻再生的原理,设计了空气源热泵溶液除霜及冷冻再生机组系统,介绍了机组的运行流程(制冷、制热融霜、冷冻再生和制热脱冰),确定了除霜溶液的种类及应用浓度范围,最后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空气源热泵,溶液除霜,冷冻再生,运行流程,溶液浓度,性能分析
严寒地区围护结构的防潮验算
Moisture proof calculation of envelope in severe cold zone
倪 龙 曲德虎 李文倬 傅旭辉 姚 杨
哈尔滨工业大学
摘要:
建筑材料的透水性对墙体热工性能乃至结构安全有重要影响。采用工程上广泛应用的露点法对严寒地区部分城市的围护结构进行了防潮验算。计算结果表明:严寒地区保温材料布置在主体结构外侧有助于降低水蒸气在围护结构内部凝结的风险;既有建筑中广泛使用的黏土砖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新建建筑中增加砌块厚度对防止水蒸气凝结的作用有限,增加保温材料厚度有助于防止围护结构内部发生水蒸气凝结;提高室内干球温度或相对湿度都将增加水蒸气凝结的风险,且室内温度愈高相对湿度的影响愈明显。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一个量纲一物理量——凝结因数,简化了传统的验算方法。
关键词:围护结构,防潮验算,水蒸气,凝结,严寒地区,透水性
电热膜启动特性和局部聚热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startup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heat accumulation of electric radiant heating film
施志钢 张伟光 刘 龙
青岛理工大学
摘要:
随着电热膜辐射供暖技术的应用,其容易发生聚热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选取了不具有高温自动保护功能和具有高温保护功能的2种电热膜进行模拟通电加热实验,研究了其在正常工况和局部聚热工况下的升温时间、功率变化、最高温度等参数,分析了两者的启动特性与安全性,并给出了实际施工时的建议。
关键词:电热膜,辐射供暖,局部聚热,启动特性,安全性
一种基于静电集尘技术无耗材、自清洁空气净化器的研究
Research on a non-consumable and self-cleaning air purifier based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technology
张自强 耿树庆 李根梓 陈晓伟
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
采用静电集尘技术设计了一种无耗材、自清洁的空气净化器。通过匹配离心风机风速、集尘板长度、放电极半径和材料以及高压电场间隙参数,增大了洁净空气量输出;选用特定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和臭氧积极杀菌,提升了杀菌效率;自动清洁系统对集尘装置进行高压喷淋水洗和高速风干,使其可重复使用。试验结果表明,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量为287.5 m3/h,杀菌率高于99.5%,具有无耗材和自清洁的优点。
关键词:空气净化器,静电集尘,耗材,自清洁,洁净空气量,杀菌率
冰蓄冷系统实际蓄冷过程运行参数设定优化方法研究
Optimal method of practical cool storage process parameters in ice cool storage systems
刘 畅 魏庆芃 梁 媚
清华大学
摘要:
结合实际测试方法,提出了一个简化的蓄冷系统分析模型,并给出了其优化过程的解析方法。对应用这一模型的项目A,B 2个实际案例进行了优化,得到项目A的最优供回水温差为2.7 ℃,项目B的最优供回水温差为4.5 ℃。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全过程模拟,结果显示,其优化的供回水温差比模型结果略高0.2~0.3 ℃,表明了这一模型结果的有效性,对冰蓄冷系统的参数设定与前期设计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冰蓄冷系统,参数设定,供回水温差,模型优化,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