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大型酒店建筑标准层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蒋毅 赵立华 持田灯 小林光
摘要:
广州星级酒店一般为超高层建筑形式,体量大,能耗高。分析归纳此类型酒店建筑设计因素和负荷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指导新建酒店建筑设计,又能为降低酒店能耗,进行节能改造提供参考依据。通过调研和问卷得到酒店标准层设计过程中八个相关设计因素的取值范围,采用正交实验分析方法和e QUEST能耗模拟软件就相关因素对建筑能耗影响程度进行模拟,取全年单位冷热负荷指标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得到了单个设计因素对建筑能耗影响以及各因素协同作用下对建筑能耗影响的敏感性关系。
关键词:大型酒店建筑; 能耗; 设计因素; 正交试验; e QUEST;
基于室内舒适性提升的自然通风设计探讨——以2015年“唯绿杯”绿色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老友·聚落·街巷·舞台福州绿色疗养院设计”为例
薛一冰 范高上 翟雪婷 房涛
摘要:
自然通风设计有助于减少建筑能耗,改善室内舒适性和室内空气品质。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和福州地区的气候特点,在方案总体规划和体块设计中,合理地确定建筑的朝向、平面形状、空间布局、外观形体,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技术达到建筑防热除湿、通风降温的要求,提升室内舒适性的同时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节能,探讨适宜的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关键词:自然通风技术; 室内舒适性; 通风设计; 建筑节能;
河北传统石窑民居生态特性研究
魏广龙 章雯娟 王朝红 吴婷婷 马睿
摘要:
以研究河北传统石窑民居的生态特性为出发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井陉县于家石头村传统民居作为研究对象,从村落选址、民居布局、建筑材料及构造等方面对当地传统民居生态性解析;定量分析传统石窑民居的热工性能指标,并与普通砖房民居进行对比,计算结果表明:传统石窑民居维护结构热阻及热惰性指标均优于普通砖房民居;测试该地传统建筑冬季室内外温湿度等建筑热环境参数,根据实例建筑解析及实际测试数据分析整理,总结该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特性。
关键词:传统民居; 石窑; 生态性;
被动式采暖与降温系统在养老建筑中的应用——以2017年台达杯获奖方案为例
李雷立 丁怡文 丁辛宇
摘要:
自“十一五”以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两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绿色可持续建筑与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处于快速建设期,而养老建筑作为高能耗型公共建筑之一,其所担负的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也愈发明显。2017台达杯竞赛将养老建筑与被动式太阳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项目所在场地气候特征进行分析,探究被动式采暖与降温技术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从而营造一个绿色、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使垂暮老人可以安享晚年。
关键词:养老建筑; 被动式采暖与降温; 节能;
基于立体绿化思考的高层建筑设计策略探讨
刘大亮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吞噬了原有的城市绿地,同时也带来了如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何在土地资源有限的城市中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环境质量成为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立体绿化作为城市向空间索要绿地的有效方式已得到广泛关注,在数量频增的高层建筑设计中应用立体绿化成为了补偿城市绿化率的有效途径。基于立体绿化的设计特点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分别从建筑立面、屋顶、空间三个方面探讨提出基于立体绿化思考的高层建筑设计方法,对如何将高层建筑设计与立体绿化设计有机结合提供一定的思路与方法,对展示建筑和城市的生态性及改善城市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立体绿化; 高层建筑; 设计策略;
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张智健 杨莉琼 李甜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短缺问题愈发突显,节能减排也越来越重要。在进行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中,传统设计的工作量大,计算繁琐,误差较大,很难适应和满足绿色建筑的大规模发展,而BIM技术的应用正好解决了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绿色建筑提供了相应的技术保障。利用BIM绿色分析软件Ecotect,以某住宅楼为例,对住宅热环境、太阳辐射、日照及建筑采光等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对此进行优化。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技术(BIM); Ecotect; 绿色建筑; 节能设计;
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节能系统与技术应用分析——以济南市某公建项目为例
曲磊 柏云
摘要:
我国建筑能耗比重大,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已成为解决能源短缺问题、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目标的新型建筑形式。山东省济南市某公建项目是省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和住建部科技计划项目,采用了超厚保温层、新风置换与热回收、低能耗太阳能空调、光导管照明、智能控制与管理等众多节能设计,达到了综合节能85%的效果。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详细介绍和分析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中节能系统与技术的应用,为其他绿色建筑工程提供一定参考经验。
关键词:被动式建筑; 节能系统与技术; 太阳能空调系统; Low-E玻璃; 能耗分析;
武汉地区几种屋顶种植植物节能性研究
赵升琼 何彦峰
摘要:
国内绿色屋顶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屋顶植物种类的不同对于整个绿色屋顶的节能降温效果影响显著。使用基于Energy Plus引擎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Design Builder,建立武汉地区典型低层住宅建筑模型,并综合软件的参数设置标准和相关标准规范设置住宅的布局设计、室内人员状况、空调模式等参数,研究7种不同屋顶植物的夏季节能降温效果。结果显示:横向比较实验植物发现,植物叶面积指数、叶片太阳辐射热反射率与夏季屋顶得热量均呈反比例关系。7种植物夏季节能降温效果最好的为乔木类梅;分析的3种灌木中,八角金盘夏季节能降温效果最好。
关键词:绿色屋顶; “花园式”屋顶; 低层住宅; 节能降温;
一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设备研究
刘宗江 贾春霞 李忠 李爱松 李常铃 陈亮
摘要:
介绍了一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设备。该设备通过渗透型空气集热器预热蒸发器侧空气,不仅可以提高热泵的能效,也可以扩大热泵的适应地域的范围。本研究采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方法研究了典型气候区室外温度对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并现场实际测试了太阳能集热系统对室外温度的提升能力和室外温度提升前后热泵的能效系数增量,模拟计算和实际测试结果互相印证。设备对进入蒸发器的空气进行预热,经计算和实际测试证实,设备能够有效提升空气源热泵的能效达23.4%以上。设备可在成熟的空气源热泵基础上直接进行简单改装,初投资低,操作简单;设备蒸发器侧空气温度每提高1℃,机组COP增量约为0.068,效益显著。设备在当前北方地区大力推行空气源热泵供热的背景下,具有显著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 串联式; 机组性能系数; COP;
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潜在效能分析
陈书甜 李科群 张伟明
摘要:
在家用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提高发电量,近年来关于新的材料以及结构的安装的研究越来越多。家用固定式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安装的光伏板的数量比较少,一般直接安装于屋顶或墙壁,以减少所占用空间,缺点在于无法移动,所以不仅受限于光照的角度而且受限于光伏系统的换热,导致无法达到理想的功率与效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来估算可提升的功率的大小,以及在优化散热方面的可行性的分析,得出背板散热存在最大增幅、极限的特点。
关键词:光伏系统; 换热; 功率; 效率;
我国建筑整体气密性研究应用现状
潘振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不断推进,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不断提高(特别是目前关注度较高的“被动房”、“近零能耗建筑”等),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温差传热导致的能耗已经非常低,而由于建筑气密性所造成的能耗占比不断增大,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逐渐成为影响建筑能耗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在我国尽快开展建筑围护结构整体气密性的研究极为重要。通过分析国内外建筑围护结构气密性研究应用现状,结合中国建筑特点和发展趋势,从节能和室内空气品质方面探讨建筑整体气密性下一阶段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国内在建筑气密性研究和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路径,为建筑整体气密性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建筑气密性; 围护结构; 气压法; 示踪气体法;
免拆保温外模板现浇复合系统抗裂技术研究
吴美升 曹杨 韩茂军
摘要:
通过大型耐候性试验,对免拆保温外模板现浇复合系统目前常用的4种面层构造做法进行了抗裂性能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不合理的面层构造做法是引起系统开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引入具有一定柔性和蓄热性能的胶粉聚苯颗粒浆料作为找平过渡层则可以很好地解决系统面层开裂问题。同时探讨分析了导致免拆保温外模板现浇复合系统开裂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
关键词:免拆保温外模板现浇复合系统; 耐候性; 抗裂技术;
寒冷地区新农村住宅围护结构性能对供暖能耗的影响分析
逯红梅 王亚茹
摘要:
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采暖热源的选择有一定的限制,热源规模与建筑热负荷有关,因此建筑设计中围护结构的节能要求较高。以寒冷地区某新农村住宅楼为研究对象,采用能耗模拟软件e QUEST,分别模拟不同热工性能的外墙、屋面、外窗建筑的全年供暖情况,并分析各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建筑供暖负荷的影响,探讨其节能潜力,为新农村建筑节能指明方向。
关键词:新农村住宅; 围护结构; 供暖负荷; 建筑节能;
基于SWMM的低影响开发径流量模拟及工程应用研究
苏波 唐诗思 陈家乐
摘要:
低影响开发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举措,其中不同重现期下的径流量是评价低影响开发措施优劣的重要参数。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采用SWWM软件,建立了该场地的暴雨洪水管理模型,分析了在不同重现期(一年、十年和一百年)下,施加低影响措施前后及采用不同低影响措施布置方案下的场地径流系数和径流量变化,并对其雨洪控制效果进行了评价。分析表明,低影响开发措施能有效调控场地的径流量,并且在优化的组合方案下的控制效果更为明显。
关键词:暴雨洪水管理模型; 低影响开发; 径流量; 降雨重现期; 绿色建筑;
基于四态融合下的低碳活力小镇规划研究
龚晓芳 彭飞
摘要:
目前国内小镇规划多着眼于特色的建构。在此背景下,寻求构建一种基于亚热带湿润气候特征和地区人文特色、以产业发展为主导方向的低碳活力小镇建设路径成为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以芽溪为例,以一脉相承和创新引鉴作为规划思路,通过同类型案例研究,确定“生态、形态、业态、文态”四态融合的小镇发展路径,并着重构建山水共融、弹性化的海绵生态城镇,形态强化可识别性、归属感和认同感,业态强化生活、旅游、运营三位一体,文态强化民族元素、非遗元素、融合元素和体验元素的传承,以期为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生态、形态、业态、文态; 低碳; 活力; 特色小镇; 海绵城镇; 规划;
“海绵城市”在园区、社区建设上的应用分析
荣梓任 王有熙
摘要:
海绵城市是基于我国面对雨洪灾害频发和城镇发展严重缺水的双重压力提出的。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建设新推行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海绵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海绵城市”理念及现有的发展情况研究,根据园区、社区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海绵城市技术工艺,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园区、社区上的应用作以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 园区; 社区; 技术应用;
基于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广场空间品质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主城区广场为研究对象
邵季圆 张洪波 刘洁新
摘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与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均使用的城市广场空间面临用地紧张。然而目前国内较多城市广场追求形式主义,造型奇异,规模庞大,不具备适老性。基于老年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与行为特征,以哈尔滨市主城区广场为调研对象,依托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基础与评价因子的遴选原则,采用聚类分析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对广场空间品质评价因子进行筛选。针对筛选出的评价因子结合层次分析法予以细分并设计Kano问卷,将问卷所得的重要度和满意度通过Kano模型得出各指标层的修正改进率以及改进重要值,并构建老年友好型城市广场空间品质评价体系。研究结果也为老年友好型城市广场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老年友好型城市广场; 评价体系; 聚类分析法; 相关性分析法; Kano模型;
夏热冬暖地区夏季商场两类人群热舒适性研究
闫军威 朱槟 周旋
摘要:
以商场的主要两类人群——消费者和导购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问卷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在广州市某商场展开了夏季热舒适性调研。研究结果显示,消费者的服装热阻与室外温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而导购员的服装热阻与室内操作温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消费者的预测和实测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5.6℃和26.0℃,导购员的预测和实测热中性温度分别为24.8℃和25.0℃;二者PMV曲线斜率均大于MTS,而消费者MTS与PMV曲线斜率分别大于导购员MTS与PMV曲线斜率,导购员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通过自适应性平均热感觉预测模型a PMV,进一步量化了两类人群的自适应水平,其中消费者自适应系数λ1=-0.07(PMV<0),λ2=0.27(PM V>0),导购员λ1=-0.28(PM V<0),λ2=0.42(PM V>0)。研究所得热中性温度及热舒适性模型对夏热冬暖地区商场夏季室内温度的优化调控提供参考,同时建议对商场进行室内热舒适性评价时,应考虑两类人群的差异。
关键词:商场; 两类人群; 热舒适; 适应性;
过渡季不同时段自然通风节能潜力分析
杨华 曹磊 金凤云
摘要:
合理的自然通风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冷负荷,尤其对于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更应该将自然通风与建筑节能理念结合起来,最大限度降低建筑能耗。选取河北省石家庄市某被动式低能耗公共建筑,分别讨论过渡季全天不同时段自然通风对房间室温及建筑负荷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渡季全天不同时段进行自然通风,下午时段开窗通风降温能力较强,其通风节能潜力优于上午及中午时段。
关键词: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过渡季; 自然通风; 房间室温; 建筑负荷;
基于过余温度的风机盘管变供热工况散热量研究
芦岩 陆游
摘要:
风机盘管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空调末端设备,作为供热末端设备使用时,其优点与散热器相比,属于机械对流散热设备,散热能力强。目前对于风机盘管变工况散热特性的研究结果都是基于进水温度、水流量为基础的数据拟合公式,与常规暖通设计时设定系统供、回水温度的设计方法并不匹配。本文借鉴散热器散热量计算公式,进行了基于过余温度△TM的散热量研究,给出了风机盘管在不同进、出水温度下散热量公式,最大误差仅为7.01%,满足工程设计使用要求。
关键词:过余温度; 风机盘管; 变工况; 散热量; 送风量;
典型地区办公建筑非供暖季不同末端空调系统综合能耗分析
朱树园 吴延奎
摘要:
采用鸿业全年负荷计算及能耗分析软件HY-EP 4.0,选用中国标准年(CSWD)气象数据,对5个气候分区6个典型城市的办公建筑一个标准层进行了动态负荷计算,以笔者曾撰写的《非供暖季不同末端空调系统综合能耗的计算分析方法浅析》一文中的计算分析方法对风机盘管、空气处理机组和多联机(简称VRF)3种不同的空调末端形式的非供暖季空调系统综合能耗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办公建筑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空调综合能耗最低,风机盘管系统次之,空气处理机组系统最高。
关键词:办公建筑; 不同空调末端; 非供暖季空调系统综合能耗; 动态负荷计算;
华北地区农村清洁供暖方式适用性研究
王惠 李义强 田拥军 王彬彬 潘俊 王典
摘要:
对不同清洁供暖技术在华北地区农村的适用性进行研究。以华北典型地区典型住宅为研究对象,进行采暖期热负荷需求计算,并对在华北地区适用的清洁供暖技术进行筛选,得出太阳能供暖、燃气供暖和热泵供暖在华北地区比较适用的结论;对三种清洁供暖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经济性计算;华北农村地区最适用的清洁供暖技术为空气源热泵供暖。
关键词:清洁供暖; 经济性分析; 初投资; 年运行费用;
温湿度测定箱中三圆柱绕流的数值模拟
尹瑞超 李征涛 余鹏 李海清 张丽
摘要:
利用有限体积法对温湿度测定箱中不同直径的三圆柱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在测湿球温度铂电阻前端设置速度参考点,并考虑铂电阻不同的布置方式和不同的风速,着重研究了风速仪的布置对测湿球温度铂电阻周围风速场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速仪的布置会造成湿球温度铂电阻周围风速呈周期性振荡,尾流效应主导了圆柱间流动的相互作用。
关键词:温湿度测定箱; 有限体积法; 三圆柱绕流; 尾流效应;
梯度渐进回归树在建筑能耗短期预测中的应用
王尉同 潘毅群 黄治钟
摘要:
建筑能耗短期预测可以为供能系统调度、节能量评估提供依据,因此如何精确地预测建筑能耗一直是建筑节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建筑能耗短期预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渐进回归树(GBRT)的建筑能耗预测方法。算法流程包括对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交叉验证优化模型参数,训练GBRT模型用于建筑能耗短期预测。通过上海市某大型公共建筑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预测算法相比,基于GBRT的建筑能耗预测算法预测精度更高,同时参数在很宽泛的范围均可以接近最优结果,算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建筑能耗; 短期预测; 梯度渐进回归树; 集成学习; 参数优化;
被动式太阳房冬季保温性能实验与模拟——以阿瓦提农场改造项目为例
李一峰 王万江
摘要:
由于新疆库尔勒地区气候特殊,阿瓦提农场内的农户自建房节能改造形式多选择附加阳光间式太阳房。被动式太阳房节能改造项目在该地区实施以来,基于该地区特定的气候,针对被动式太阳房的冬季保温性能鲜有研究。现利用被动式太阳房热特性评价指标和能耗模拟对其进行评价。通过实验和模拟,发现改造后的建筑保温能力大幅提升,冬季采暖能耗大幅降低,满足新疆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建筑65%节能标准,为被动式太阳房在新疆地区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被动式太阳房; 建筑节能; 热特性评价; 能耗模拟; 新疆地区;
节能装饰一体化装配式外墙板设计及其拼装技术研究
黄婷 蒋思成 李富文 贾天阳
摘要:
建筑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设计标准化、构件制造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节能装饰一体化的装配式外墙研制对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和钢结构体系都意义重大。研究了一种自带装饰效果的夹芯保温外墙板,并利用CAD及SU对墙体的组合构造及拼装技术进行了模拟优化设计,利用墙板自身构造的特殊性来实现装配式组合墙体的稳定性、节能性及美观性。
关键词:节能装饰一体化; 装配式; 外墙板; 拼装技术;
广西居住建筑能耗监测与分析平台研究
佘乾仲
摘要:
在分析广西居住建筑能耗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从硬件的搭建、软件的编写、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和数据库的管理等几个方面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居住建筑能耗监测与分析的平台。以一栋90户的小区建筑为试点对象,通过通信网络采集该建筑的水电能耗并进行分析,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出建筑用能情况。平台的建设为广西居住建筑的能耗统计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应的节能规范和制度,引导居民合理用能、节约用能,对于促进广西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居住建筑能耗; 监测系统; 能耗分析; 平台开发;
天津地区农村绿色农房优化设计策略分析
袁景玉 代晨蕊 岳佳曦 黄莹
摘要:
北方农村传统住宅大量采用火炕采暖,主要以煤炭或生物质原料燃烧供能,能耗大、用能效率低、污染严重。现有民居外围护结构保温性能普遍较差、窗口气密性不足等问题较为严重。因此,农村传统住宅的绿色和低碳改造理应在美丽乡村发展中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对天津蓟县和宁河地区农村用房的院落空间、结构材料、功能分区现状调研,对现场的室内外温湿度测试,分析农宅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房改造上提出针对屋顶、墙体、平面、功能分区的相应措施、建议。以期为建筑设计者在建筑物理环境数据上提供基础资料,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具体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绿色农房; 新农村; 墙体传热系数; 太阳能; 绿色建筑改造;
真空排水系统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改造中的应用
董明 赵东方 许壮莹
摘要: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门诊楼卫生间排水系统为传统重力排水方式,由于医院患者较多、人流量较大,卫生间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存在堵塞、频繁清扫、耗水量大且异味严重等问题,同时也存在医源性感染风险,对改善医院环境卫生带来一定的困难。为解决医院卫生间环境卫生,提供清洁的就医条件,医院采用真空排水系统对原有门诊楼卫生间重力排水系统进行改造,改造后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节省了大量水资源。
关键词:医院; 重力排水系统; 真空排水系统; 就医环境;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研究及实例分析
张乐 房涛
摘要:
简要阐述了在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建筑的耗能情况和节能改造的现状,分析了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意义,提出了对公共建筑外围护系统、照明系统、中央空调系统、可再生能源利用以及加强和改善建筑后期运维模式等的改造措施。对某大型医院的能耗现状、用能特点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潜力等,给出了适合医院节能改造的技术措施。从而提高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的认识和改造的水平。
关键词:公共建筑; 节能改造; 技术措施; 实例分析;
商住综合建筑冷热源优化设计和经济性分析
宋胜波 周勃 董立国 王长龙
摘要: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比与日俱增,而为大型公共建筑提供冷热量的冷热源能耗又在公共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对既有存在问题的大型公共建筑内部冷热源进行改造,从而降低公共建筑能耗浪费这一现象变得刻不容缓。以沈阳市某商住综合楼的冷热源改造为例,分析了冷水机组+燃气锅炉、冷水机组+市政热网、水源热泵机组三种不同冷热源改造方案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通过分析得出:采用水源热泵机组作为冷热源可以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共建筑; 冷热源改造; 水源热泵;
从“区域供热”到“多能巧供”——介绍欧洲第四代“区域供能系统”
夏武祥
摘要:
本文概述了第四代供能系统区域供热系统的发展方向和主要内容,在未来的能源系统中将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其提供了接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和低温热源的能力。
关键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