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比赛大厅热压通风节能分析
施天皓 黄晨 刘洋 王昕
上海理工大学环境与建筑学院
摘要:
以某体育馆比赛大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穹顶天窗有效地利用热压自然通风的原理,分析提出合理利用热压自然通风的时间段及条件,并对该比赛大厅间隙运行特征进行了自然通风节能量分析,结果表明其节能量显著。在最不利条件下,该比赛大厅全年可利用自然通风的日期也可达51天,全年的通风节能量为15 322 k W·h,全年的通风节能率至少14%。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302,51508326);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ZR1423200);
关键词:体育馆; 比赛大厅; 热压通风; 节能分析;
某办公楼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实测
王晓阳
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
摘要:
介绍一个应用地源热泵的典型案例的设计方法,通过模拟分析法进行施工前验证,并采用能效测评方法对建成后的项目进行实测。与设计方案、模拟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得出实测温度、流量均满足设计要求,实测能效与模拟能效相差不大,为此类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可借鉴的意义。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调项目(水(2014)02-001-014-03);
关键词:地源热泵; 设计; 模拟; 实测; 能效;
补热塔复合式水源热泵系统研究
郭海丰 高祥涛 肖雪榕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
我国北方地区水源热泵系统广泛存在冬夏热不平衡、冬季地下水温过低的现象。利用夏季较高温度的空气进行补热塔补热是技术经济性较好的方式。提出利用补热塔对水源热泵进行补热的方案。通过对补热塔复合式水源热泵系统进行阐述,总结了补热塔复合式水源热泵系统的特点。阐述了补热塔复合式水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方式和发展趋势,并对补热塔复合式水源热泵系统的前景进行展望,为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J15B06-02);
关键词:水源热泵; 补热塔; 空调系统; 系统运行; 供暖; 环保; 建筑节能;
数据中心水冷冷冻水系统能效分析
娄小军 王学军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摘要:
针对当前数据中心常用的水冷冷水机组+热交换器+冷却塔的冷冻水系统及自然冷却方案(冬季采用冷却塔供冷),通过简易分析办法,模拟计算出一些典型城市的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全年能效,能效分析数据以制冷系统能效比和制冷系统PUE因数来体现。通过模拟计算说明了制冷系统各主要设备能耗比例、不同工况下的能效差别,以及不同城市由于自然冷源利用时间不同引起的能效差别。
关键词:数据中心; 水冷冷水机组; 冷却塔供冷; 自然冷却; 能耗分析;
基于MATLAB仿真下机房降温系统末端控制方法的研究
朱广乐 高翼飞 张靖 宋昕烨 刘雷
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针对基站机房降温系统具有高度非线性、大时变性的特点,如何有效地控制机房内的温度是机房系统管理过程中面临的难题。基于此,设计了基于变论域模糊PID控制方式下的机房降温系统末端控制器,介绍了其结构及原理,简化了其物理模型,又借助MATLAB Simulink(仿真模块库)及Fuzzy Logic Toolbox(模糊逻辑工具箱)搭建了其仿真模型。通过以上方法,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仿真了采用PID控制器、模糊PID控制器及变论域模糊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验证了采用基于变论域模糊PID末端控制器的降温系统自适应能力更强,控制效果更佳。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基站; 变论域模糊PID; 新风; 温度控制; 物理模型; 仿真; 自适应能力; 工程应用;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集热器面积优化的研究
智超英 赵宇含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摘要:
分析影响地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集热器面积的各种因素,研究太阳能集热系统造价、地源热泵每平方米运行费用、最大净受益、太阳能集热器面积相互间的关系。在一个循环周期内参考最大净收益,利用太阳能采暖保证率和地源热泵每平方米的运行费用的统计数据,最终联合供热系统的集热器面积达到最优。
关键词:地源热泵; 太阳能; 联合供热系统; 造价; 集热器; 采暖; 运行费用; 优化;
某厂房地源热泵系统设计及运行数据分析
曾繁博 李应林 王浩宇 袁健灵 胡建斌 李贵
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省地矿地热能有限公司
摘要:
在分析南京某印刷厂房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探究了地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影响;比较了系统供冷/供热运行对土壤温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了室内负荷变化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影响;对于冷热负荷不均的地区,针对设置辅助散热设备的关键性,提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的高效运行策略和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运行管理提供相关经验和依据。
关键词:工业建筑; 地源热泵; 中央空调; 土壤温度; 冷热负荷; 监测; 数据分析; 运行策略;
压力无关型变风量末端的内部性能优化的研究
姚晶珊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摘要:
鉴于医院人流量大的区域采用传统的集中式空气处理方式不能满足舒适性要求,而考虑采用变风量末端装置。但普通的变风量装置无法满足工程中的调节要求,以及解决内部性能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压力无关型的变风量末端装置通过内部风阀开孔的优化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静压越大,风量控制范围提高越多,而噪音与原来相比基本没有明显变化。为医院内采用和优化变风量末端装置提供一定参考。
基金: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管理研究基金2017年青年项目(201702019); 复旦大学2017年度医院管理研究项目(FDYGC20170202);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14QD29);
关键词:医院; 空气处理; 舒适性; 变风量; 风量调节; 内部性能; 噪音;
陕西关中地区农村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与能耗测试分析
虞志淳 孟艳红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
选取关中农村地区三类民居——传统、自建、统建民居进行测试,以对比分析这三类民居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与能耗情况。根据测试数据分析及热环境评价指标计算发现,三类民居室内热环境总体上处于夏季较热的现状,同时为改善室内热环境而产生了较高的能耗;其中传统民居在夏季的室内热环境与能耗要优于其余两种类型民居。由此提出采用适宜采暖与围护结构构造的方式优化门窗设计及屋顶形式等措施,改善民居室内热环境并降低能耗,为农村民居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北地区农村聚居单元绿色建构研究(51678481);
关键词:陕西关中; 农村民居; 室内热环境; 评价指标计算; 能耗分析; 采暖; 围护结构; 生态建设;
办公建筑照明系统能耗拆分方法研究
刘魁星 王阳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摘要:
建筑能耗审计是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环节,能耗审计中常需要在没有分项计量的情况下对建筑总能耗进行拆分,以分析各分项能耗的节能潜力。基于照明系统能耗的关键因素,探究了在实际审计中可以量化这些影响因素且方便调研的变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办公建筑节能审计中估算照明能耗的方法,并采用此方法计算了某实际办公楼的照明能耗,与实测的照明分项能耗对比,误差在5%以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300246);
关键词:能源审计; 办公建筑; 照明系统; 拆分方法;
某教学楼冬夏风环境模拟分析及比较
孙义刚
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
摘要:
建筑物周围风环境对热舒适性的影响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应用phoenics软件对南昌某教学楼风环境进行数值模拟,得出冬夏两季风环境的压力场、速度场、空气龄等模拟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季节风向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方向不同,压力范围差基本在-2~2 Pa,冬夏建筑物风速在0~4 m/s,属于舒适性风。教学楼大部分符合要求且充分利用了自然通风,只需要局部改造。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JJ5024);
关键词:数值分析; 压力场; 速度场; 空气龄;
基于自然通风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策略探讨——以青岛某被动式建筑师工作室为例
李思萌 郎冰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摘要:
在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耗中,建筑能耗约占其中一半,如何在提高室内使用舒适性的情况下降低建筑能耗以缓解能源危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建筑自然通风具有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及使用舒适性等作用,对降低建筑能耗及发展被动式绿色建筑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以青岛某被动式建筑师工作室为例,分别提出在场地布局及建筑单体设计各阶段的自然通风设计策略,探讨被动式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方法,对建筑师在进行被动式建筑设计创作过程中的自然通风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被动式建筑; 自然通风; 设计策略; 建筑节能;
基于WELL v1.0光部分的室内光环境设计
袁景玉 黄莹 岳佳曦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摘要:
人们每天有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光环境是室内环境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很大影响。目前国内关于室内健康照明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有利于居住者健康的光环境设计非常重要。2014年实施的美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WELL v1.0标准,是第一部以人的健康为导向的建筑评价标准。其中光部分条款致力于减少对居住者昼夜节律的侵扰、提高其工作效率、帮助其获得良好睡眠,并根据需要提供相应的视觉敏感度。通过分析WELL标准光部分条款,为我国室内光环境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基金: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基于数值模拟的多媒体教室天然采光优化与眩光分析方法研究”(ZD2017218);
关键词:WELL标准; 健康照明; 室内光环境;
基于太阳能技术的西藏负能耗绿色建筑设计
杨玉严 李强 董学卓 李越华 赵敏
西藏大学工学院
摘要:
本着绿色低碳、安全健康、成本适当、建筑与绿色能源技术巧妙结合的原则,以藏式民居的设计为基础,在不违背藏式建筑风格的前提下,应用温差-光伏混合发电屋顶、太阳能温差发电墙、光伏百叶窗、柔性薄膜电池窗帘和被动太阳能利用技术给建筑提供能源,并用分布式发电并网技术实现能源输出。并且提出可移动墙、可拆除墙改变建筑的布局,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应用生态学技术将智能温室与建筑巧妙地结合,在智能温室内增加各项生态因子控制模块,实现物质循环再生。
基金:西藏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创新项目(QCZ2016-22); 西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项目(2016QCX024);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01710694016);
关键词:太阳能; 藏式民居; 智能温室; 建筑节能; 光伏技术; 被动技术; 发电并网; 负能耗;
二氧化硅气凝胶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研究及发展概述
彭罗文 艾明星 柳培玉 梅阳 王雪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
二氧化硅(SiO2)气凝胶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在建筑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从原材料选择、制备工艺和干燥方法等方面综述了SiO2气凝胶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SiO2气凝胶的改性措施和复合方法,重点论述了SiO2气凝胶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形式和研究进展,分析了SiO2气凝胶在建筑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建筑节能与装饰装修材料功能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6YFC0700905-02);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应用技术研究课题:无机轻集料二氧化硅气凝胶/玻化微珠复合保温材料及其保温系统关键技术研究(20150122330730034);
关键词:SiO2气凝胶; 建筑节能; 保温隔热; 应用;
复合自保温砌块导热系数随含水率变化规律
申广峰 李芙蓉 王凡 于存银 刘宇宏
中国矿业大学
摘要:
为研究含水率对砌块导热系数的影响,通过吸放湿试验对一种粉煤灰混凝土复合自保温砌块的热工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到该砌块主体材料和填充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其平衡含湿量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数值软件给出变化函数。试验结果显示,主体材料导热系数随平衡含湿量的增加明显呈指数增加趋势,填充材料导热系数随含湿量呈指数增加的趋势并不明显,但其导热系数也随含湿量的增加而增加,该试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墙体热工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复合自保温砌块; 导热系数; 平衡含湿量;
广西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率目标的研究与实施建议
张小静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摘要:
节能率目标是广西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核心内容,其值需根据广西实际情况研究确定。采用市场上常见的清华斯维尔节能计算软件BECS 2016,以典型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对广西夏热冬暖地区南、北区建筑实现55%节能率所对应的围护结构性能指标进行计算,并结合工程实际应用的节能产品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合理的节能率要求及实施方法。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资助项目“广西6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
关键词: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节能率; 夏热冬暖地区; 设计标准; 居住建筑; 指标; 模拟软件;
广西绿色建筑运行检测分析及实践
陶尚儒 卢凌寰 朱惠英
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摘要:
对绿色建筑采用的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检测,是保证技术使用后达到设计要求的有效复核手段。分析了广西绿色建筑采用的绿色技术措施,以及相应检测的相关项目及参数,并对实际绿色建筑运行项目进行了检测及结果分析,提出了检测中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建议。
基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桂科攻1598018-4; 桂科能1598020-3);
关键词:绿色建筑; 技术措施; 实施效果检测; 实践;
建筑节能参数对全年耗热量的影响研究
陈华 郭娟利 贾怡红 杜涛
天津生态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市建筑物理环境与生态技术重点实验室
摘要:
以寒冷气候区典型城市天津的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选用节能计算软件PKPM,总结建筑自身节能因素对权衡计算建筑全年耗热量的影响规律。基于常用建筑参数的统计结果,选用典型的计算数据,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每次仅改变单一变量,对模拟结果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建筑全年耗热量与建筑自身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发现,不同自身参数对能耗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提出了对于不同建筑在权衡计算时进行参数调整的顺序,以满足节能设计要求。
关键词:建筑节能; 体形系数; 窗墙比; 传热系数; 能耗计算; PKPM; 全年耗热量; 回归方程;
三星设计标识绿色建筑运行阶段相关指标的检测研究
岳鹏 张华 雷振坤 刘冰如
上海建科检验有限公司
摘要:
在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主流趋势的现代都市社会中,设计标识是否能够代表建筑的"绿色程度",实际运行的绿色建筑中其相关参数是否能够满足人员需求,都有待进行研究。就某办公楼性质的三星设计标识绿色建筑进行了相关参数的现场实测,其结果为后续绿色建筑检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绿色建筑; 三星设计标识; 运行阶段; 办公建筑; 现场实测; 建筑节能;
浅谈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
王海波 王立娟
宁波工程学院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 宁波科捷建筑工程技术服务中心
摘要:
建筑节能是实现国家能源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场检测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又是建筑节能中的难点。介绍了常见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现场检测方法,并将几种测试方法进行比较,推荐了众多学者对各测试方法的研究情况,旨在寻找准确、便捷的检测方法。
关键词: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现场检测;
一种新风净化热回收机的设计及性能测试
王金良 封杨 陈琪 陈振兴
常州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
摘要:
由于空气污染日益加剧,室内空气污染指数超标。良好的通风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途径。新风净化热回收机能为室内提供足够的新风,同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各种有害物的浓度,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热交换芯体能够回收室外余热,以此来降低空调的电能消耗。为了满足室内环境对新风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风净化热回收的方案,包含2种运行模式及3种工作状态。在实验室内分别测试了新风净化热回收机的热交换性能、一次过滤效率、整机过滤效率及噪声。实验结果表明,机组能够有效解决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并降低能耗,符合人们对节能和空气品质的需求。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08072);
关键词:通风; 新风; 净化; 热回收; 过滤效率; 能耗; 空调; 测试;
遗传算法参数对估算低能耗建筑能量消耗的影响
佟昕 李大鹏 李宁
辽宁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摘要:
动态数学模型是估算低能耗建筑能源消耗的常用方法。用遗传算法优化简化灰箱数学模型,寻找模型的最优解,分析遗传算法所需参数对估算低能耗建筑能源消耗的影响。该模型通过模拟和测量数据之间的最小误差来衡量参数对遗传算法优化进程的影响,并对收敛时间、能量误差和遗传算法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低能耗建筑; 能源消耗估算; 遗传算法; 变异概率; 交叉概率;
被动蒸发冷却屋面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应用
施文军 文远高
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摘要:
被动蒸发冷却屋面作为一项节能技术,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应用目前并不广泛。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降耗的背景下,被动蒸发冷却技术作为一项"被动式"技术可以有效地与"主动式"技术结合起来,最终达到一个节能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查阅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遮挡式蓄水屋面和含湿多孔材料屋面两种常见被动蒸发冷却屋面。利用CFD软件对其进行模拟,并与普通刚性屋面进行对比,从不同的角度对被动蒸发冷却屋面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了被动蒸发冷却屋面的降温幅度以及建筑体型系数对其影响,分析了被动蒸发冷却屋面的热舒适性。
关键词:被动蒸发冷却; 遮挡式蓄水屋面; 含湿多孔材料屋面; 普通刚性屋面; 建筑节能; CFD模拟;
兰考地区农村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
张小丽 蒙慧玲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摘要: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能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对农村既有建筑的可持续改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兰考县小宋乡为例对当地建筑现状和用能进行调研。结合当地现状从新能源、围护结构、绿化等现有的改造理论进行综述,对影响可持续改造进度的因素进行探讨,以增加可持续改造的可实施性,促进农村既有建筑可持续改造研究进程及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既有建筑; 可持续改造; 新能源; 围护结构; 绿化; 美丽乡村; 城镇化;
融入生产性要素的城市社区绿色节能改造技术与设计——关于“城市步履”微农业社区改造的思考
赵梓汐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摘要:
基于社区农业进行社区更新,本着尊重自然、和谐共生、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进行设计,循环利用社区内部各类物质是本次设计的最大特色,也是社区更新的核心理念。设计的重点在于减少社区物质输入和物质输出,实现部分自给自足,努力使生产性要素融入社区设计,形成生态、节能良好的自循环系统,这也是支撑本次设计的关键要素。设计中最大限度地释放地面空间,充分利用水平以及垂直空间合理布置、农业种植及养殖空间,以建筑和景观作为物质载体,以城市农业生产为媒介、物质循环体系利用为技术手段,对现有城市旧社区进行更新设计,实现景观农业,满足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及对安全食品的心理需求,构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创新绿色节能住宅社区。
关键词:老旧城市社区; 生产性要素; 节能技术; 模块化; 物质循环; 社区更新; 都市农业;
LID技术在湖南地区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何玮琪 翟端强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
在我国不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下,将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理念与城市绿色建筑设计手法结合,是推进低影响开发技术实施的重点之一。结合湖南地区绿色建筑LID技术实施难点,应用LID技术对湖南地区绿色建筑进行适建性评价,探索出LID技术在绿色建筑的屋顶花园、透水铺装、植被草沟等设计要素中的应用策略,研究结果能够为我国LID技术在绿色建筑雨洪管理应用与实践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关键词:LID技术; 海绵城市; 绿色建筑; 雨洪管理; 应用策略; 湖南;
不同季节西安城市公路隧道主要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及通风潜力预测
刘洋 狄育慧 胡文 范晓莉 周秋丽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
摘要:
通过现场实测西安市文昌门-和平门隧道在春、夏、秋三季晴、阴、雨三种天气条件下隧道内温度、风速、CO和PM2.5的浓度分布状况,并将实测结果与已有的理论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然后使用该理论模型对隧道进行通风潜力预测。结果表明:隧道内始终存在较为稳定的活塞风;在春、夏、秋三季隧道内CO浓度值波动范围均保持在28 mg/m3,且从隧道入口到隧道出口逐步升高,PM2.5浓度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在晴、阴、雨三种天气条件下,隧道内雨天CO浓度较高,而阴天PM2.5浓度较高;隧道内的风速主要依赖于车速;CO浓度随着车速的降低和车流量的上升逐渐升高,并且在出口处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6 mg/m3、11.85 mg/m3。
基金:陕西省科技厅产业化项目(15JF017); 西安市市政设计研究院与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年度合作科研项目:隧道通风污染物浓度的研究(KY2015); 西安工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CX201722);
关键词:隧道通风; 污染物浓度分布; CO浓度; 理论模型; 现场实测;
石化企业工业噪声对绿色城市环境影响的实测分析
于博雅 马蕙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
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发展,噪声污染问题成为绿色城市环境营造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众多噪声源中,工业企业噪声由于其声级高、低频成分高等特征,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尤为严重。选取能源企业注水泵房及压缩机房作为典型工业噪声源,通过实测分析了其厂区内、厂界及厂区外的噪声强度,频谱分布及传播衰减规律等基本特征,并结合我国现行法规分析了其噪声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机房在厂界处的噪声级分别达到66、82 d BA。从频谱分布来看,注水泵房噪声和压缩机房噪声都属于宽频噪声,广泛地分布在50~8 000 Hz频带上。在厂界以外,噪声随距离不断衰减,基本呈线性关系。距离每增加10 m,噪声声压级分别可以降低1.5~5 d B。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市公共空间音质要素分析和声景观设计模式的研究(51178300);
关键词:绿色城市; 噪声污染; 工业噪声; 环境;
微孔轻质混凝土断热节能复合砌块施工技术
陈海阳 何飞 王冬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荣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建国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
微孔轻质混凝土断热复合砌块是一种新型节能墙体填充及保温材料,具有低碳环保、利废、轻质、高强、耐火等优点,符合绿色施工要求,通过自身产生热工性能达到建筑节能标准,可实现外保温系统与建筑主体同寿命。通过对微孔轻质混凝土断热节能复合砌块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要点进行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微孔轻质混凝土; 节能墙体; 低碳环保; 绿色施工; 断热节能保温砌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