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利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体现绿色建筑的内涵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打造海绵城市的一个重要技术与设计手段。现在雨水利用的宗旨是采用源头控制的理念,尽量将雨水直接利用或者渗入地下。以下介绍4种常用的基于低影响开发的雨水利用技术。

1、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是指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屋顶、天台上种植绿草和小灌木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达到绿化目的的统称,形成了立体化的绿色空间。

国外研究表明,绿色屋顶能够留存雨量的65%,即使经历了一场暴雨,土壤基质完全渗透,绿色屋顶也比传统屋顶还有91%的额外蓄水能力。

屋顶绿化构造

屋顶绿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①雨水降落在屋顶时,首先通过在屋顶植物的截蓄作用削减径流洪峰流量,同时降低雨水径流总量,然后经过土壤的吸收和渗滤作用提高径流水质
②由于种植土的保温作用,有利于提高屋面的保温性能,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③屋顶的绿色结构起到了遮阳作用,减少光反射和热岛效应,减少城市尘埃,洁净空气,并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改进屋顶微环境。

2、下凹式绿地和植被浅沟

下凹式绿地和植被浅沟是指比绿地中的路面下凹深度在5~20 cm 的景观性地表沟渠排水系统。

下凹绿地结构

雨水降落到地面之后,首先经过下凹式绿地的蓄留作用,降低地表径流流速,然后经过植物过滤和土壤的渗透吸收,减小径流流量,从而调节了雨水流量。同时,雨水在渗透过程中经过土壤的吸附分解,雨水中COD、SS 等污染物可得到有效去除。

植被浅沟和下凹式绿地设计时植物的选择需注意选种乡土植物中抗旱且耐淹植物,以保证成活率。

3、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是采用生态透水材料或草皮砖作为面层,其下增设滤层和蓄水层,使雨水迅速渗入地下的一种地面做法。

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地面硬化面积一直在增加,暴雨时由于缺少绿地的吸收,大量的雨水在街道和停车场等不透水性地表急速汇集,引起洪涝灾害;同时由于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又会引起含水层水位降低等环境问题,导致现存的雨水收集设施出现隐患,最终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透水铺装做法

为了减少以上不利因素,渗透性混凝土或其他渗透性材料应用越来越广泛,形成了透水铺装以代替传统的不透水混凝土或沥青路面。这种做法在较少地面径流的同时,有效地补充了地下水,进一步平衡城市生态系统

4、渗透一体化的雨水管线

渗透排放一体系统是指将以前的雨水管道做成渗透管,雨水井做成带沉淀功能的渗透井,利用管井和渗透管的渗透作用,将雨水渗入地下,增加雨水的地下径流,而排水系统的最末端与市政排水管道相接,实现系统排水功能的渗排一体化。

雨水渗透管

为了防止雨水中的杂质、沉淀物等对渗透管造成堵塞,施工时雨水井做成带沉砂池的渗透井,杂质、沉淀物等流经渗透井快速沉积到底部。渗透管用土工布进行包裹,并在周围填充透水性良好的细砂,利于排水并能将雨水渗透到地下。

渗透一体化的雨水管线

渗透检查井的出口应高于进口10 cm 左右,以便将雨水贮存在系统内并渗透于地下土壤中,同时减少了雨水的外排并减轻了对下游管网的压力。

参考资料:
[1] 滕华忠.绿色图书馆建筑中节能节水的几点探讨[J].建筑节能,2017(12):39-43.